• 主頁
  • 機構事工
  • 影片區
  • 人物見証
  • 申請播放
  • 城中話題
  • 機構出版
  • 認識我們
  • 你的支持
  • 証購網
  • 免費下載
  • 機構事工
    • 2019年份
    • 2018年份
    • 2017年份
    • 2016年份
  • 影片區
  • 人物見証
    • 人前人後
    • 証焦點
    • 愛生命愛香港
  • 申請播放
  • 城中話題
  • 機構出版
    • 「真証傳播」季刊《証信息》
    • 人前人後
  • 認識我們
    • 認識真証傳播
    • 總幹事心聲
    • 加入我們
    • 售賣點
    • 辦公室資料
  • 你的支持
    • 感恩・代禱
    • 奉獻方法
    • 付款安全指引
    • 捐獻者權利約章
  • 証購網
  • 免費下載
主頁   城中話題   漁翁撒網 (第三輯)
值得
(引言:今期〈值得〉以TED作為例子,與讀者共同探討教會、福音機構及基督徒如何突破固有思維,運用新媒體的力量把值得傳揚的福音和牧養訊息廣傳。)

本欄的長期讀者或許都留意到筆者常常在文章中引用TED的材料,一方面是因其內容豐富,涵蓋多樣化的題材,另一方面亦是因為它以「共享創意」(Creative Commons)條款作授權,讓筆者能輕易與讀者分享其資訊。讓我們看看其源起以至經歷史轉型的過程,共同思想對福音和牧養工作的啟迪。
拓展歷程
TED的創辦人Richard Saul Wuman早於八十年代已留意到科技(Technology)、娛樂(Entertainment)及設計(Design)三者之間的匯流(Convergence),於是在1984年創辦TED會議,匯聚相關界別人士作交流。然而Richard的視野與步伐比他所處的時代走得更快更前,結果第一屆的TED會議反應未如理想,虧本收場。六年後,Richard認為時機成熟,捲土重來,結果取得成功,並發展成每年舉行的會議。2001年,Richard年屆65歲,決定要找接班人繼續推動TED的理念,於是把TED轉售給Chris Anderson。Chris承諾持守令TED成功的信念:激勵人心的形式、內容的寬廣度、尋找世界上最有趣的人來分享他們所熱愛的事。

在持守信念之餘,Chris為TED注入新的生命,一方面進一步拓闊TED的內容,另一方面他認為應要突破會議廳的範圍,把講者在TED會議中所表達的意念和帶給觀眾的激勵延伸出去。因此,自2001年起,除了美國本土的TED會議,每年都會在不同國家舉辦TEDGlobal會議;另外亦舉辦TED Prize,讓好的意念能透過TED平台的資助夢想成真,改變世界;同時,他更把TED會議的內容拓展成為TEDTalks系列,以免費形式於網上發放,廣受歡迎,取得鉅大成功。有鑑於TEDTalks的成功,2007年TED的網站被重整為以TEDTalks為中心,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免費看到TED的內容。

影片:A Taste of TED@YouTube

意念傳揚
TED經歷從失敗到成功、從只邀請特定人士參與到開放給全世界、從商業營運模式到非牟利營運模式,當中所經歷的鉅大轉變,有兩點很值得我們共同思考:

第一,TED最初只邀請特定人士參與,難以真正做到傳揚意念的願景。TED真正鉅大的成功正是由於它把最好的材料TEDTalks以公開的形式分享給全世界,並賦權予使用者進一步作分享,結果令TEDTalks的內容在新媒體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平台廣為流傳,真正把「值得傳揚的意念」(Ideas worth spreading)廣傳天下。由於有更多人受到TEDTalks的激勵,大大刺激了入場人次,同時亦吸引很多跨國的大企業透過TED平台作推廣,結果TED就因著入場人次的增加和廣告收益能持續營運下去。不少教會及福音機構因為種種原因,對所持有的福音及牧養材料的版權往往珍而重之,在資料分享模式上都趨向於保守。如果它們能持開放態度賦權受眾,善用新媒體平台如社交網絡和流動通訊的力量,就可以讓所作的工廣為流傳,以同樣的資源投入祝福更多弟兄姊妹。

第二,從TED的成功經驗當中,我們看到TED以「值得傳揚的意念」(Ideas worth spreading)引發受眾共鳴,並透過簡單免費的賦權營運模式,成功把受眾轉化成為推動者,令集結的力量以幾何級數上升。例如新媒體平台上不時都會看到有人分享TEDTalks,筆者首次接觸TEDTalks亦是透過Facebook中友人的分享;另外,TEDTalks的影片大部分都有二十多種語言的文本翻譯,這些文本翻譯就是靠分佈於世界各地的義工合力製作的。這些人的參與,大多是基於認同TED的理念。對教會、福音機構和基督徒而言,還有甚麼意念比福音更值得傳揚分享呢?有不少TED所用的方法,都是透過發揚其核心價值,並適切搭配新媒體平台。這些方法大多可被套用在教會、福音機構和基督徒傳揚福音和牧養資訊方面。

看完TED的成功例子,對你有何啟迪?你會怎樣鼓勵你的教會、福音機構,甚至從自己開始令福音這個「值得傳揚的意念」傳到地極呢?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8-20)

延伸閱讀:
1. About TED >> History
2. 維基百科:TED (conference)
3. Chris Anderson 介紹他的TED願景
4.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From one to millions
互動平台
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netfish.hk
漁翁撒網.基督教新媒體運動:http://netfish.cc
創作共用許可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僵化選舉下的公民參與
 
胡志偉牧師
上一頁
選舉期間的政教分離
 
胡志偉牧師
下一頁
漁翁撒網 (第三輯)
  • 實驗
  • 機制
  • 保護
  • 關口
  • 衍生
  • 歸真
  • 活用
  • 溯源
  • 發掘
  • 累積
  • 賦權
  • 異軍
  • 匠心
  • 整合
  • 意義
  • 便捷
  • 延續
  • 漁翁撒網﹙第二輯﹚
  • 漁翁撒網(第四輯)
最新話題
八、真誠
 黃文謙
 2019-02-12
 67
 
可悲的人,可敬的恩
 徐武豪博士
 2019-02-05
 154
 
七、危險
 黃文謙
 2019-01-29
 105
 
六、窮乏
 黃文謙
 2019-01-22
 109
 
五、豐盛
 黃文謙
 2019-01-15
 122
 
四、製造條件
 黃文謙
 2019-01-08
 87
 
以掃與雅各:得不償失
 徐武豪博士
 2019-01-08
 388
 
三、成功
 黃文謙
 2019-01-02
 106
 
二、管理
 黃文謙
 2018-12-18
 127
 
面對紛爭與調解
 胡志偉牧師
 2018-12-14
 245
 
話題專輯
《創世記》研讀
徐武豪博士
 
「職場亮光」
黃文謙
 
「道可道,非常道」
徐武豪博士
 
「哲思破格」
張國棟博士
 
「漁翁撒網」
俞真(Calvin)
 
「真金不怕洪爐火」
梁斐生博士
 
「本週評論」
胡志偉牧師
 
「熱點問答」
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
 
編者/作者
徐武豪博士
胡志偉牧師
俞真(Calvin)
梁斐生博士
關鍵字
人物職場靈修音樂差傳青少年信仰家庭長者聖經社區教會環境成長
回頁頂 
聯絡我們

真証傳播
福音傳播中心
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
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 下午6: 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852) 2409-1233
(852) 2615-9806
info@gnci.org.hk

網站地圖
機構事工
影片區
人物見証
申請播放
城中話題
機構出版
認識我們
你的支持
証購網
下載區
手機應用程式

真証傳播 GoodnewscomArray手機應用程式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訂閱電子報

你的支持

Copyright © 2019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