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14年為本港政治進入極為激烈對立與衝突的一年,我們面對「高風險社會」(high risk society)隨時突至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風暴,若不作好準備,有可能陷入不知所措的危機。
今年肯定政治議題是港人所關注:「政改」諮詢是否真的「有商有量」?「真普選」能否兌現?「佔中」是否成事?這些公共事務教牧也不能不有些了解。元旦日遊行人數減退,並非說明港人爭取民主與普選的熱誠減退;筆者理解為港人稍為歇一會,留力至七一遊行才起動。務實港人奉行「後衛式政治」(rearguard politics),如反國教、電視發牌等事件就會激發市民上街。
我們牧養的會眾,正面對政治帶來的困擾與不安;卅年前不少信徒面對「九七回歸」而信心動搖,因而有《信念書》(1984年4月)面世,成為本地教會安穩人心的重要宣言。及後港人因信心危機而掀起了移民潮,現今卅年後「港人治港」有多少實質可以落實,港人自然心裡有數。對筆者而言,今年標誌著神學院畢業後,牧職事奉與婚姻同樣滿卅載,心中滿有感恩!
中港價值的爭衡,勢所難免;教牧需要智慧地「講真話」,維護港人信守的核心價值:如要法治而不要人治、保障言論自由而反對「以言入罪」等。當我們肯定港人價值,卻不表示要排斥外來者如內地同胞或菲人等,我們畢竟是高質素的全球公民,展示寬容與友善,待客有禮。也許堂會可思考,就是每年舉辦有不同族裔信徒一起交流與分享的聯誼活動,加增了解,減少成見。
全球不分國籍,共同留意是六月中至七月中於巴西舉行的世界盃,此項國際體育盛事也會為現實生活,加添情趣。各隊球員於賽事的公平競逐,所謂「球是圓的」,人心目中「弱隊」有機會成為「巨人殺手」,「強隊」有時意外被淘汰,這正是「未知結果」球賽的可觀性與吸引力。港人難以接受是2017年的特首選舉,原來是一場「預知結果」的假普選,我們的一人一票只能在三至四位候選人(由提名委員會通過)中「揀無可揀」地選出一位,這是不少教牧與信徒不能認同的。
特區管治接近癱瘓,本港經濟發展談不上任何方向,聯儲局退市對本地投資市場有何影響?樓價是升或跌?這些經濟前景充滿著變數。去年年底時,筆者為「恩典時刻」(逢周五晚於D100)主持節目時,以潘霍華牧師於1944年12月獄中所寫最後一首詩,其後改編為詩歌〈所有美善力量〉,表達對新一年的期盼。筆者在此借用歌詞敬祝各位心存美善迎向新一年。
(1) 所有美善力量都默默圍繞奇妙地安慰保守每一天
讓我與你們走過這些日子並與你們踏入新的一年
(2) 儘管過去的年日折磨心靈艱困時光重擔壓迫我們
主啊!拯救飽受驚嚇的心靈以那為我們預備的救恩
(3) 若你給我們遞來沉重苦杯滿溢著憂愁痛苦的苦杯
主啊!從你良善慈愛的聖手毫不顫抖心存感謝領受
(4) 主啊!若你願意再賞賜我們世上歡樂以及陽光亮麗
讓我們紀念過去美妙歲月把我們生命完全交托你
(5) 今天請讓燭火溫暖地燃燒是你帶給黑暗中的我們
或許這會引領我們再相聚明白你的光在黑夜照耀
(6) 寂靜深深圍繞我們展開讓我們聽見那豐富聲響
從週遭無形世界向外擴散凡你兒女盡都高聲歌頌
(副歌)(按:原德文為第七段,因譜曲部分作為副歌)
所有美善力量都遮蓋不論如何都期盼那安慰
在晚上早上每個新的一天上帝都將與我們同在(中譯:林鴻信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