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機構事工
  • Tvpluz
  • 人物見証
  • 申請播放
  • 城中話題
  • 機構出版
  • 認識我們
  • 你的支持
  • 福音產品
  • 聽信真道(亞洲)
  • 機構事工
    • 2021年份
    • 2020年份
    • 2019年份
    • 2018年份
  • Tvpluz
  • 人物見証
    • 人前人後
    • 証焦點
    • 愛生命愛香港
  • 申請播放
    • 表格下載
  • 城中話題
  • 機構出版
    • 「真証傳播」季刊《証信息》
    • 人前人後
  • 認識我們
    • 認識真証傳播
    • 總幹事家書
    • 加入我們
    • 辦公室資料
  • 你的支持
    • 《等一個擁抱》電影包場
    • 感恩・代禱
    • 奉獻方法
    • 付款安全指引
    • 捐獻者權利約章
  • 福音產品
    • 証購網
    • 免費下載
    • 售賣點
  • 聽信真道(亞洲)
主頁   城中話題   胡志偉牧師「本週評論」(第二十輯)
不愚蠢卻愚拙
編者/作者 : 胡志偉牧師
今時今日為了信仰而「甘於愚拙」也不是一條易走的道路。社會與教會多的是講體面,要「識做」,如李國章或稱許或嘲諷陳文敏要做niceguy。從現實角度看,堂會確實有為數不少的nice guy,但是否有陳文敏的學養與品格則是未知之數?
聖經的「愚拙」與坊間談論「愚蠢」有共通,也有差異。就理性與知識論的角度,基督徒的智力或智商不會高於及低於未信者。年輕時,筆者聽過不少反智與反進化論的講道,這些講論有時無意之間低貶世俗的科學與研究,更引用經文嘲諷為「世上的小學」(哥羅西書二8)。

按筆者觀察,本港大多堂會為中產,而中產身分的界定之一是有大專教育學歷,因此堂會大多信徒的智力應有一定的水平。然而,為何華人教會常予人「反智」的觀感?

筆者對此現象的粗糙理解,就是堂會的組織運作與決策很多時是按照「習慣」(慣常做法)多於理性思考。可能有人會說:「我們開會時,不是很理性地討論問題嗎?」與會者確是理性地討論一些無關痛癢的議程,但一些更重要的討論事項卻不會放在議事桌上。有些堂會更會議事還議事,執行卻是另一套。

有時看一看堂會選舉領袖的機制,便能理解堂會領導層為求施政順暢,當選或委任的領袖,基本是「同聲同氣」,異議者一早被排除,於是堂會領導層常犯毛病便是「集體盲思」(group think)。筆者見識不少神學院、宗派、堂會、機構與差會等於決策方面所做的「蠢事」(利申:我參與不少組織的董事會,我也做過上述這些「蠢事」)!

要避免同犯一樣的錯誤,是有法子減少的;可惜是教內自以為是與自高自大的領袖特多,他/她們不肯放下身段與位置,聆聽相反甚至對立的意見,先「定性」(不信聖經權威、自由主義者、反建制、激進派等)與標籤對方,根本不從相反角度來檢視問題,從而作出改善。

有些教會人士是「故意愚蠢」,拒絕新知,把堂會封閉於其「集體記憶」想像應是這個樣子;甚至堅持這樣思考與做法為「正統」,任何更改則為異端。有些教會人士是「無心愚蠢」,明明在外面有不少類似知識與經驗可供參考,卻不會向人求問與求教。還有些教會人士是「選擇愚蠢」,因這是最安全的做法,有其他人一起承擔責任,大不了便道歉了事,毋須問責而下位。

正因為教會組織的習性是要求「一致性」,抗拒差異,更不屑於多元化與多樣化,變相地教會組織只會走向「官僚化」,樣樣按本子辦事,不做「越矩」事情。如筆者見識過某些堂會借堂之「官僚」程序,遲遲未有確實的回覆。當教會組織運作如同政府部門一樣,我們只見運作有效率,堂會已失掉了重要的「人情」。

文藝復興時期,伊拉斯謨(Erasmus, 1466-1536),寫了嘲諷當時教會的《愚人頌》,他看愚人是「唯一樸實、誠實和講真話的人」,而愚人的心思都從表情和談話中表露出來了。相反,「醒目仔女」卻有兩條舌頭:一條舌頭講真話,一條舌頭編造謊言。「愚人心術正直,沒有陰謀詭計和惡,而智人卻自認爲無人與之比擬」。

用聖經理解,如同保羅所理解:「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哥林多前書一27)。

對比世人的智慧,神的智慧是使「聰明反被聰明誤」,當人「謀算虛忘的事」(plot,詩篇二1),「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詩篇二4)。當中央與特區政府越強力對付「港獨」,只會適得其反,驅動更多年輕一代支持「本土」運動,甚至否認中國人身分,這是筆者不想見到的走勢。

「為基督而成為愚拙」(fool for Christ),不是智力高於別人,乃為信仰緣故,有時甘於「不識做」、「不俾面」、「不負責任」、「不夠nice」、「不夠醒目」,求主引導我們不愚蠢卻愚拙!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www.hkcrm.org.hk
五、各按其時
 
黃文謙
上一頁
3、亞伯拉罕的吾珥城
 
梁斐生博士
下一頁
胡志偉牧師「本週評論」(第二十輯)
  • 順民、逆民與流民
  • 與時並進的神學教育
  • 自殺課題與堂會牧養
  • 默觀死亡的牧者 : 約翰多恩(John Donne)
  • 暴力社會中的牧養(下)
  • 暴力社會中的牧養(上)
  • 領導猴子的智慧
  • 我怎樣體驗選委會「教內選舉」
  • 從「教會普查」再思佈道事工
  • 教牧退休潮中的繼任規劃
  • 糾纏不清的政教關係(下)
  • 糾纏不清的政教關係(上)
  • 成功神學與本港教會
  • 為何有「教會阿Q」?
  • 為何我們這樣「法利賽」?
  • 為何香港信徒不快樂?
  • 再思領袖的濫權
  • 本週評論﹙第十九輯﹚
  • 本週評論(第廿一輯)
最新話題
四十三、天無絕人之路:無奈與有為
 徐武豪博士
 2021-03-04
 44
 
四、感恩
 黃文謙
 2021-03-04
 12
 
四十二、不變的變
 徐武豪博士
 2021-02-24
 87
 
三、 處理患難
 黃文謙
 2021-02-24
 27
 
四十一、畢生難忘
 徐武豪博士
 2021-02-17
 106
 
二、 人的掌聲
 黃文謙
 2021-02-17
 77
 
四十、匹夫之勇,婦人之仁
 徐武豪博士
 2021-02-10
 155
 
一、 學習
 黃文謙
 2021-02-10
 90
 
三十九、爽手
 徐武豪博士
 2021-02-03
 133
 
五十二、壓力管理
 黃文謙
 2021-02-03
 120
 
話題專輯
《”武”筆留言》
徐武豪博士
 
《創世記》研讀
徐武豪博士
 
「職場亮光」
黃文謙
 
「道可道,非常道」
徐武豪博士
 
「哲思破格」
張國棟博士
 
「漁翁撒網」
俞真(Calvin)
 
「真金不怕洪爐火」
梁斐生博士
 
「本週評論」
胡志偉牧師
 
「熱點問答」
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
 
編者/作者
胡志偉牧師
徐武豪博士
俞真(Calvin)
梁斐生博士
關鍵字
職場長者環境成長差傳社區音樂人物聖經家庭青少年信仰教會靈修
回頁頂 
聯絡我們

真証傳播
福音傳播中心
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
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 下午6: 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852) 2409-1233
(852) 2615-9806
info@gnci.org.hk

網站地圖
機構事工
Tvpluz
人物見証
申請播放
城中話題
機構出版
認識我們
你的支持
福音產品
下載區
手機應用程式

真証傳播 GoodnewscomArray手機應用程式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訂閱電子報

你的支持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