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黎曦明──
從死生練仁心

系列

人前人後

黎曦明──
從死生練仁心

黎曦明

9/11/15


《am730》2015年11月6日/《明報》11月10日 對於只有二十來歲、生命充滿陽光的年輕人來說,「死亡」是一種陌生而遙遠的事情。但對於醫科學生來說,死亡可以即近眼前。香港大學醫學院早前出版了一本名為《大體大德》的書,一群醫科學生以文字記錄了上解剖課面對「大體老師」(遺體)的感受和體悟,黎曦明正是其中之一。他在書中寫道:「我發自肺腑地尊敬大體老師,他讓我見證人體結構的精密複雜,以及人性的良善。」

「現代醫學的基礎,是從解剖學開始的。」黎曦明說。因此,每次在第一課解剖學開始時,醫學院會隆重其事,院長、主管、系主任等齊集,為大體老師的貢獻默禱。「大體老師」雖然看來是一具軀殼,卻仍然持守著他對社會的使命,以身軀教導學生,讓自己的「死」,成就他人的「生」。


“除了知識,學醫的過程培養了很多,關於倫理的思考”

首次下刀,黎曦明要協助把「大體老師」的胸骨切開,讓其他10位同學展開解剖的程序。在拉開裹屍袋、準備下刀之際,黎曦明心中感到的,並非興奮,而是恐懼。然而,那一刻,或許是祈禱帶來的安心,他忽然感覺有種像「叮一聲的」感覺,彷彿那位「大體老師」對他說:「動手吧,你會發現你要知道的故事」。 於是他慢慢克服那份恐懼,正確來說,是他的恐懼轉化為對大體老師的尊重,因為大體老師容讓他這樣的醫科學生,在身體上做各樣的切割程序。黎曦明不再害怕面對遺體,甚至為了學習更多,會主動要求看更多的遺體標本。上了一整個學年的解剖課,他對生死的體會是:「我覺得是『死中有生』」。 「作為一個醫科學生,在遺體身上下錯了刀,後果還不算太嚴重;但在真人身上卻絕不能有任何錯失。」黎曦明說,醫科學生會犯錯,卻由大體老師默默承受,這份無私奉獻,是一種超越生死的教導,讓人肅然起敬。 黎曦明回憶,下刀解剖時想到的,不是醫學上的問題,而是:這個人是因為癌症而去世的,這個慢性病對他的折磨有多少?為什麼他願意捐贈整個身軀?他在彌留之時會想留下什麼給人間?他的家人可以不保留骨灰?⋯⋯帶著這些問題,在過去幾年的學習及研究,他所得到的,竟是始料不及⋯⋯ 好靜的黎曦明原來有志於念化學,並打算向著研究的路直跑,卻最終進了醫學院,研究的範圍加了人的因素,變數很多,這是別的科學研究難以相比的,「讀了三年,頗能改變生命經歷。除了知識,學醫的過程培養了很多關於倫理的思考;想到不但要做一個好醫生,也要做一個好人。政治、公義的事情讓我反省很多。讀醫科,除了做研究、成績好以外,還要追求什麼?這是從前沒想過的。」


“如果只是開藥,而不理他們感受,我覺得不足夠”

醫學生從學醫開始,便近距離接觸病和痛,黎曦明說這幾年因此而有很多領悟:「你看見別人受痛苦,自己也覺得苦,這是同理心;看見病人痛苦、生病,不期然想到生存的意義。在病床上,他們可能會問:我一生做了些什麼?有什麼要珍惜?有什麼會後悔?有沒有沒道歉的?以前想做的一些事情拖拖拉拉⋯⋯有生命的時候想做而沒做到的,我覺得是最遺憾。」 黎曦明念醫科前,以為這是很學術的科目,要勤奮,要有廣博的知識才可以幫到病人,但到臨床時看見病人,有時候竟不會只想問他們今天怎麼了,有什麼不舒服,而是請病人講他們的故事。「醫學跟普通科學不同,可以研究和了解人的心理、觀念⋯⋯有時儘管你幫不到他們,也可以在心靈上安慰;如果只是開藥,而不理他們感受,我覺得不足夠。」 話說回來,在現行醫療制度下,醫生看病人的時間只有數分鐘,如何能這麼理想聆聽病人呢?黎曦明就趁還是在學期間,還沒淹沒在醫療系統中,要好好聽病人說故事。「同學說,病房中有位婆婆終日睡在床上,不能動,兒子很少來探望,恐怕出院也會是獨居的,我就去跟她聊天。婆婆說,一生營營役役,只為了生存,做了這麼多年人,都找不到意義。當下我覺得很震撼。她還說,兒子來看她,連給她買個蘋果都不願意⋯⋯」黎曦明聽完故事,馬上到樓下給婆婆買蘋果。可以想像,一句關切的問候、一點不經意的心思,都可以安慰病榻上經歷痛苦的靈魂。


“我在病患中明白,原來不用說話,也可以為病人帶來心靈上的希望”

醫生,好像要不斷吸收負能量,內心需要強大的支援,黎曦明坦言,唯有信仰可以給他支持,供應正能量,讓心靈有個庇護所,可以安歇、休息。「上帝為我準備了一條路,有時候本來心裡困擾,但卻會突然通了,轉彎處是另一條路;祂總是為我鋪排,在我心裡不斷提醒,引導我心的道路。」 死者為生者獻奉,生者其實也會經歷死者之痛。在他醫科二年級,也是成績達到頂峰、考獲全級首名之時,卻被診斷患上了情緒病,而這患病過程,雖然影響了記憶力,卻令他對病人多了一份切身的體會。 「死亡像是上帝張開雙手迎接你,但死亡前在病中掙扎,過程中的痛苦,除了醫護人員、家人與上帝之外,不知還可以倚靠誰。我在病患中明白,原來不用說話,也可以為病人帶來心靈上的希望。」黎曦明相信,在疾病痛苦中,最能夠幫助病者的,不單是藥物,更重要是一份深切的關懷,讓病者知道醫者明白他,「雖然受苦,但並不孤單」。在他心裡,患病仍然是感恩,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認識疾病對人的心靈折磨,為他日做一個有同理心的醫生作好準備。 黎曦明的父親其實也是醫生,雖然父親走的不是研究的路,但總是鼓勵他,放手讓他選自己的方向。父親做人的態度,讓黎曦明深深敬佩:「爸爸總是不怕吃虧,不怕辛苦,對病人很關心。他真的是終身學習,為了有效的給病人治病,經常留意最新的治療方法。他給我的忠告是,人生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想不到、好玩的事情。」 仁心仁術的醫生,不是一天練成的。黎曦明有幸承教於生者父親,與死者大體老師,「大體老師令我學懂死亡的價值,我如何珍惜這個已逝的生命?就是不辜負他的奉獻,成為一個對得起大體老師的好醫生。」我們期待,他和他的醫科同學,能成為關懷病者身心靈的醫療隊伍,那就是我們莫大的福氣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