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保護

(引言:要擁抱新媒體和數碼出版帶來的新機遇,必須要有創新與突破固有思維的勇氣。今期〈保護〉,筆者以版權與資訊流通的迷思與讀者們分享一些體驗。) 互聯網的普及、新媒體的盛行、數碼出版的機遇,讓版權保護與資訊分享流通之間的平衡,成為重要話題。常常聽到一種說法,認為如果不為版權施加保護,發佈的內容就會被盜用、濫用。為了這個原因,即使所施加的版權保護措施令使用者體驗受到負面影響,也在所不計。然而,無論學術研究或市場經驗,最終證明這種看法可能只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心理關口,而非必然。 筆者從小就喜愛玩電腦遊戲,當時電腦遊戲的內容比現在的簡單得多,但每次使用的過程卻異常複雜。這不是因為電腦性能的限制,而是因為遊戲開發商為了保護知識產權,每次都要使用者用某種方式(例如用密碼表)找出一個特定的密碼才可啟動遊戲。結果,作為一個尊重版權付費購買原裝正版的消費者,筆者不停遭受這種另類懲罰。相反,購買盜版軟件的使用者卻因軟件的保安已被破解,而能繞過這些關口,方便使用。 設置這種技術關口,對於購買正版的消費者絕不合理,尤其當守法的消費者發現這些措施並無法有效杜絕侵權行為,令他們所受的另類懲罰變得毫無意義。然而,這種絕不合理的關口邏輯卻廣泛存在於不同的產業,如電腦軟件、音樂、電影、電子書等等。後來蘋果公司革新音樂產業的其中一項重要做法,就是把音樂檔案的版權保護移除,但同時為使用者提供便利廉宜的商業模式並附以增值配套,建構良好的使用者體驗,讓他們能有極大的動力購買正版使用,結果取得鉅大成功,不單創造極具價值的商業市場,亦令盜版活動大受打擊。同樣的趨勢亦漸見於數碼出版市場。 有一次,筆者建議一家機構把影音資訊放到YouTube上以加強對不同平台和裝置的支援,方便資訊流通,有位同工就提出擔心資訊被人下載盜用的憂慮。筆者就解釋給這位同工知道其實機構的影音資訊是以傳福音為主的,如果有人把它下載複製再流通出去,雖然其行為未獲得適當授權,但其效果不就是機構想做到的資訊廣傳嗎? YouTube近年在原有的靈活版權選項以外,再加下「共享創意」(Creative Commons)的授權選項,正正為版權持有人提供更多透過靈活授權以加強流通的方法。 對於教會、福音機構和基督徒而言,令福音和牧養訊息廣傳,令有需要者因這些資訊得著祝福與造就,是重中之重。卻沒理由為了為數不多的濫用情況而施以諸多使用限制,為合法合理的使用者製造不必要的麻煩,窒礙資訊流通。要知道這些使用限制對於不尊重版權和製作者的人是毫無用處的,但對願意合法使用者卻帶來極大不便,正如上面提到的遊戲體會一樣。這種情況正正窒礙了福音和牧養訊息的廣傳。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與機遇,這種限制的弊端更見明顯。(延伸閱讀:〈限制〉)另一方面,正正因為會有人濫用福音和牧養訊息,教會、福音機構和基督徒更應設法讓原裝正版的資訊廣傳,既可減低被濫用訊息的影響力,亦幫助受眾更容易分辨出正確恰當的訊息。 與其為福音與牧養資訊加上諸般限制,為一小部分濫用者而變相懲罰其他善用者,倒不如想想如何改善流通機制,讓大家都能得到適當授權,方便使用,讓更多人可以善用這些寶貴的福音與牧養資源,這才是真正保護福音與牧養資源的好方法!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


延伸閱讀

1.YouTube究竟如何看待影音版權議題 2.Creative Commons@YouTube 3.《老貓學出版》DRM-Free 投下的震撼彈 4.漁翁撒網@真証傳播:〈限制〉

互動平台

Facebook專頁:http://facebook.com/netfish.hk 基督教新媒體運動:http://netfish.cc 相片來源:mtkang / dollarphotoclub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聯絡我們
地         址: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下午5: 3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         話:(852) 2409-1233      傳         真:(852) 2615-9806
 

完成提交!多謝!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或填寫訂閱電郵

多謝訂閱!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