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兩類教會教育理念

在教會裡我觀察到兩類教育理念,兩者本可亦本應該互為補足,但至少一方卻傾向排斥另一方,造成教會教育扭曲。在本文,我會嘗試指出這兩個理念、解釋為甚麼會出現排斥和指出排斥如何不當。


一,強調生命成長的教育理念

第一個理念強調生命成長,以下簡稱成長理念。有幾句我曾經在這廿多年教會生活裡聽過的話,可以精警和扼要地指出這理念的精髓。小時候我參加一間十分保守的教會,某次聽到講員說,其實他沒有甚麼新東西要講,這麼多年來,引用不同的經文,找那麼多例子,究竟只不過是呼籲各位信徒多靈修祈禱,別無其他。我又聽過一位香港舊約聖經研究學者說,他曾經拜訪一位長輩,有幸翻開那長輩的聖經,在每頁空白處都寫滿了「感謝神!」或「主的救恩偉大!」之類的心得。有一次我探望一位長輩,他說開基督教書店很簡單,因為有一堆書永遠都適用,只要有人信耶穌,那就不怕賣不出。某次我與教內某組織有意見分歧,我對那組織的其中一個批評是,他們聲稱別人不公平對待他們提出的意見,但他們同樣地不公平對待我(對他們)提出的意見,一信徒得悉後說:「那是一個學習的機會,讓你體會他們的苦況。」但我心想:「這不會令他們犯的雙重標準錯誤消失掉呢。」 對這些人來說,教會裡要教導甚麼才對?信徒要學習到甚麼才算是教會教育做得好?只有一個指標,那就是信徒學習到要積極地愛慕與神建立美好的個人關係──這有時會被翻譯為必須每天靈修祈禱。以下簡稱為「更愛慕神」。(「愛慕」是一個很重要的教育理念,我正翻譯一本談基督教教育理論的神學書,正圍繞這個課題而寫。)原來在教會裡大大小小的活動,包括崇拜、小組查經、唱詩班、團契旅行、主日學等等,要學習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更愛慕神。 如此,團契要查歌羅西書嗎?但其中重點只在於查經時必須要有「應用」,而那應用往往要挑戰組員是否願意更委身於信仰──亦即是說,挑戰組員要更愛慕神。因此,是否真的鑽研到歌羅西書的經文本身並沒有很大價值,所以如果有組員為了某節的解釋「浪費」了組長的時間,打亂了組長要進行的教誨工作,那位對讀經十分認真的組員可以被視為「不合作」、「愛鑽牛角尖」、「沒有帶著謙卑受教的心來查經」等等。(相關例子還有我上期說的〈如何閱讀四福音〉和較早前的〈高舉聖經不等於高舉默想聖經〉。)主日學要講人際關係嗎?最終的信息其實只是「您不可以看重人過於神」,人際關係其中一類是婚姻,但婚姻在當代社會可以引起很多疑問,例如基督教是否絕對不容許離婚,結婚而不生育是否違反創造旨意,為甚麼天主教禁止避孕但新教卻不禁止,等等。只不過,這類主日學或專題討論的場合十居其九其實都沒有興趣談如此「複雜」的話題,教導者最關心的只是,被教導的人是否全都願意看重神過於人,他們甚至會很樂意花大量時間討論如何確保我們在自己處身的人際關係裡可以對準這個目標,例如他們會花大量時間談論怎樣避免發生婚前性行為,其背後精神是,神要求您不得有婚前性行為,教導者的最大任務就是鼓勵您不要落入這些誘惑,和建議各樣計策令您避免落入這些誘惑(但他們對婚前性行為孰對孰錯就單單引兩、三節經文出來就當是証立了)。同樣地,如果有信徒覺得諸如上述那些倫理問題亟須面對,於是多問了幾個問題,並且對隨便敷衍的答案顯得臉有難色,結果不慎打亂了導師原本的教誨計劃(有幾點沒時間提出來了),他們會被視為「不合作」、「愛鑽牛角尖」等等。


二,強調思想正確的教育理念

第二種教育理念強調的並不是生命成長,而是思想正確,又或者說,思想正確本身的價值並不服膺於學習者是否愛慕神,一個尚未願意敬虔地生活的信徒(甚至包括非信徒)仍然有需要先弄清楚信仰的義理和要求。這教育理念在下文簡稱思想理念。信徒有責任也有必要弄清楚聖經教導,如果您連聖經要求您怎樣生活也未弄清楚(例如某段經文是否有某個教導,是否絕對不容許離婚,夫妻是否不可避孕,奉獻金錢時是否至少要有十分之一等等),您要熱心地藉著實踐那些教導來更愛慕神,是沒可能的。甚至,聖經裡──尤其四福音和保羅書信──有嚴嚴的警告,如果您遵守的只是人間的遺傳,卻不是真的神要您去做,您可會成為一名法利賽人! (說到法利賽人,有些人以為耶穌愛批評法利賽人的主要原因是他們以為要憑行為稱義,但更多時候福音書裡的耶穌所不滿的,似乎是法利賽人把他們對信仰行為要求的詮釋視為神的要求。若我們這樣理解,其實今天教會裡也充滿了法利賽人。例如有些牧師罵信徒返教會時打瞌睡,很不尊重神,但又有些牧師不想信徒打瞌睡之領,卻會讚賞那些打瞌睡的信徒,那麼疲倦那麼忙碌卻仍然肯回到教會裡。但各位信徒讀者應該都會知道,第一類的牧師只把打瞌睡或返聚會時不集中視作不愛慕神、不屬靈的表現,把兩者劃上了等號;反而第二類的牧師不以外表行為作最終判斷,會嘗試多了解那信徒近日發生了甚麼事。各位可自行想一想,哪一類比較像法利賽人的做法?哪一類比較像耶穌的做法?並且,這判斷跟因信稱義是無關的。) 一觸及思想,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像英文諺語所說的 open a can of worms)。因為原來有關基督教的思想博大精深,單是聖經已有六十六卷要去讀,而且不能每一卷每一章皆只讀得出「感謝神賜下救恩」之類的心得,並且還有釋經學、神學、倫理學、護教學、輔導、佈道法、教會歷史、回應社會時事議題等等。單是每樣略為學習少許,以便作出一些比較成熟和明智的初步判斷,和懂得自行再找相關資料來探究,可能已足夠花上十年。如此看來,一般信徒其實不宜隨便作教導者(至少不宜作一位自信十足、彷彿已經掌握絕對知識的教導者),因為相關資歷實在需要下很多工夫才能獲得,但大家均有自己的正職,要為口奔馳,工餘時還能抽得出多少時間呢? 也因這緣故,不單一般平信徒,就連傳道人的知識水平也未必足夠。不諱言,我有點擔心同時要兼顧很多實習的三年制道學碩士(M.Div.)在神學知識和思考能力上的訓練並不足夠,若看看天主教或新教某些大宗派對神職人員的學術要求,今天流行的三年制道學碩士課程就顯得簡陋。


三,兩個教育理念的對比

以上兩節是一個提要,讓我在以下圖表把這兩個理念的具體內容作一個仔細對比:



四,不同的教育理念「選擇」出不同的品格

上表裡的第(8)點需要一些闡釋。表面看來,兩個理念所追求的目的並不會令學習者偏向某類品格,因為完備的生命成長自然會要求學習者在各項品格上有長進,關注認識真理的人也需要正視基督教思想對各項品格的教導。然而,若我們想想那些過份側重其中一類理念的教育制度,便不難察覺會有這後果。品格上傾向服從權威和合群的人容易在成長理念下被讚賞和做得好,相反,傾向思考獨立和敢言的人卻容易在思想理念下被讚賞和做得好。正如第(7)點所說,兩類教育理念眼中的好學生是不同的;因此,過份偏重某類理念發展出來的教育制度也會傾向令不同人的表現得到更大回報。這有點像進化論的「天擇」概念,不同的環境「選擇」了不同特性的人。在香港生活過的讀者應該完全不難明白這點,因為我們經常說,港式教育是填鴨式教育,所以學生在理工科目會較出色(或理工科目能力強的學生較易在這制度下成功),但他們在重視創意和批判的人文科目裡就會較遜色(或人文科目能力強的學生較難在這制度下成功)。由於成長理念的首要要求是您十分願意聽了教導就去遵守,若您本性比較內向、合群和輕信權威,並且您喜歡執行指示而不是自己找一條路出來,您自然會很容易在這教育制度下成為「優異生」。相反,一個每事查根問底的學生就顯得不甘心聽了教導就去遵守,倒要沒完沒了地討論甚麼才是更恰當的概念和理論,自然很快被標籤為「壞學生」。 從這兩個教育理念側重不同的品格,我們有一個新角度來看教會流行文化。在強調成長理念的教會裡,最廣為讚揚和推許的信徒品格和表現,是說話待人溫柔、事事以別人感受為重、如同小孩子般天真聽話等等。那裡最常聽到的經文是「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那絆倒人的有禍了」、「應當一無掛慮」等等。熟悉聖經的讀者會知道這些話是耶穌或使徒保羅說的。但耶穌或使徒保羅豈不也曾處事不夠禮貌及忍讓,倒會發怒、跟別人鬧翻甚至動武、並且為周遭的事情憂慮嗎?他們這些行為豈不也會絆倒人?然而,強調成長理念的教會卻很少提及這些。(難聽點說,成長理念偏好的那類性格很接近所謂「奴性」的性格──人們要有服從性,要逆來順受,並在困難裡仍能天真樂觀。這就像我在文章起首時說的一個例子,有人雙重標準地做事,那顯然就是不公平,但某些信徒關心的卻不是糾正這錯誤,而是要求受害者嘗試找一些功課來學習,逆來順受。) 強調思想理念的教會也會有其文化偏向,大概就是上段內容的相反。但要找具體例子殊不容易,因為絕大部份教會都不強調思想理念。我們頂多只能在某些愛好批判的少數信徒圈子裡才能找到這類文化的具體實現,例如某些網站、Facebook群組或激進社運信徒圈子。說到這裡,我們自然轉到下一節的主題──成長理念排斥思想理念。


五,成長理念排斥思想理念

這兩個教育理念本來可以──也應該──相輔相承,但有時卻可惜地出現排斥。例如在對聖經教訓的看法上,強調成長理念的人若把「重點只放在『您是否願意遵守』之上,因此傾向認為聖經教導黑白分明」擴充為「重點只放在『您是否願意遵守』之上,因此傾向認為聖經教導黑白分明,並且十分不滿──甚至阻撓──信徒渴求了解更多,猜疑他們是否想找灰色地帶來減少對神的追求」,就會出現成長理念排斥思想理念。又例如,在對於學生矢志遵守教訓的反應上,強調思想理念的人若把「可能會懷疑那學生是否真的明白」加強為「斷定那學生並不真的明白,只是一個盲目的可憐蟲」,就會出現思想理念排斥成長理念。 強調思想理念的人排斥成長理念的情況往往出現於學界,那裡比較多人把基督教單單當作一個學科來看待,因此有可能滿腦子關於宗教和道德的知識,但原來卻沒有甚麼真誠行道意願可言。只不過,這排斥現象在教會並不常見,隨著後現代式貶抑理性思辯的文化漸漸在教會流行,這甚至在教會裡變得罕見。因此本文不會多談。按我廿多年來在港美華人教會的膚淺見聞,普遍現象還是張調成長理念的人排斥思想理念較多。有甚麼証據呢?首先,看看第三節的圖表,成長理念的看法對大家來說是否比較耳熟能詳,甚至早就認同了?思想理念的看法卻有點陌生,不像是自己見慣的做法。接著,可再想想,像第四節講的兩類性格特徵的信徒,哪一類比較多在教會裡找到?原因在哪裡? 除了訴諸讀者自己的閱歷外,有一些更重要的結構性原因令成長理念成為主導,並且傾向排斥思想理念。那就是大部份教會佈道心切,很想把一個人由初信到成長到帶領別人信主的週期儘量縮短,並且,很多堂會的教導者知識有限,有很多東西都不懂得教,亦沒有時間進修,那麼只能要求自己和別人滿足於粗淺的想法。如此,那類教會必須要把基督教知識理解得很精簡,很容易上手,又或者堅持把大量基督教知識妄自分類為不重要,剩下來教導者和被教導者要導授和學習的只是一丁點。背後目的只有一個:只要有人肯每週返教會,平日抽點時間讀聖經和看基督教刊物,他們必定能夠在兩、三年內掌握到相關術語和概念,可以接受訓練,成為教會活躍中堅,並且可以開始領人歸主,或在教會裡教導初信者。如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甚麼聖經每一卷書的每一章,都應該指向同一組簡單的基本救恩要義。我們也不難理解,為甚麼人們傾向不滿那些仔細讀清楚經文和辯論哪個才是正解的要求,因為那會花費太多時間,不能在半小時內完成一章或半章查經;而且,不要忘記,在那半小時內,最重要的環節其實不是釋經,而是強調要愛慕神的應用環節,重點放於訓斥不愛慕神的信徒,或諄諄善誘信徒要更愛慕神。在這過程裡,越願意聽話的信徒,自然越會表現優良,容易成為教師眼中的好學生。如此便出現了排斥。 有些讀者可能會不滿我這樣批評成長理念,但請留意,我並沒有反對成長理念,我的立場是兩者本應相輔相承。我不贊成排斥,不論是誰排斥誰,只是,現在流行於教會的普遍現象的確是強調成長理念的人排斥──或過份貶抑──思想理念。建基於這類教育理念的教育制度有點像大量倒模生產的工廠,廠東為免起始成本和營運成本太高而無法支付,只能用一個比較簡陋的模型,不可以造得太精緻,也不能有太多裝置,造好了便要儘快出售,以求有足夠資金回流,維持下一輪生產。(如此看來,獨立和人數少的堂會特別容易出現這個現象。)


六,分析常見誤解

人們強調成長理念而排斥思想理念時,通常都會說,那些仔細經文分析或神學辯論並不需要提出來,原因是,(一)那只會弄到初信者頭昏腦脹(這講法在一些有非信徒朋友或初信者在場的情況下最常出現),(二)各人領受不同,不用爭執小節,或(三)那些東西根本就不是信仰裡重要的東西,任由象牙塔裡的人把玩就算了。在這一節,我會逐一分析。 第(一)點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我們可以從性教育發展來看出其中問題。直到近年,華人社區──包括華人教會──普遍對性事忌諱不談,以致很多人到結婚時仍然缺乏基本的性知識。昔日這可能勉強還可以的,但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人們可以從電影、電視和互聯網取得大量難以判別好壞對錯的性知識;漸漸地,教會裡開始有一些人醒覺起來,他們提醒教會裡其他人說:「這些話題您以為不好意思教導下一代,於是矢口不教,但事實上他們早就在別處學習了,並且學了一些您認為是錯的想法。那麼,我們是否應該早點教導他們正確的想法呢?」事實上,美國福音派也曾經歷這過程,近兩、三年在《今日基督教》雜誌裡就多次報導某些教會牧師開始公開鼓勵信徒多認識性事,甚至呼籲信徒夫妻回家後好好親熱一番,要享受其中的美善。同理,除了很少數的基本教義外,基督教歷史告訴我們,在很多觀點上教會都可以有分歧看法,若我們只容許初信者接觸某一個版本的基督教,但那些初信者卻能輕易地接觸其他版本的基督教(例如逛基督教書店、參加講座、上網找資料、搬屋後轉教會等等),這對初信者是好事抑或壞事呢?有些教會甚至不喜歡信徒提出的理性問題(例如良善和全能的神為甚麼會容許邪惡出現、創世記與進化論可否兼容),反斥之為沒有信心。與其拒絕理會,一竹竿地說他們全都沒有信心和故意刁難,或以強烈懷疑心態看待自己堂會以外的基督教版本,不如存溫柔的心正面回應,坦白地交代不同觀點。 換言之,若基督教本身是複雜的,社會本身也是複雜的,我們就無法把基督教思想極端地簡化成為幾個要點來教導信徒。究竟這世界是溫室抑或是有殘酷一面的大自然?若是有殘酷一面的大自然,我們就不能用溫室的方式來培養生命,也不應假定那些生命只能在溫室內成長(不要忘記,非信徒朋友或初信者本身也是成熟的人)。可惜的是,有些教會製造了溫室信徒後,為了保護他們,並且讓他們事奉,便鼓勵大家把自己的小天地看為世界的全部,最終把整間教會變成溫室教會,大家共同建構既簡單又「完美」的教會世界的幻覺,把一切現實困難或灰色事情統統掃進地氈下就當不存在,認真點問問題的信徒也被排斥掉。 第(二)點的講法其實是取巧的。那些教導者本人視之為基要的思想,就會黑白二分地說各位信徒必須遵守,若有人不遵守,準是因為對神缺乏愛心。但當他們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東西,或在實際「生產」過程裡看似不重要的東西,他們就推搪說那些可以因人而異,既然各人領受不同,無謂談下去了。然而,這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憑甚麼斷定哪類觀點可以各人領受不同?若我的牧師罵我在聚會時打瞌睡是不尊重神,但我的領受是我那麼辛苦也肯拖著疲倦身驅回教會與聖徒相通,是很愛神的表現,我可以堅持我有個別領受嗎?這應該是芝麻綠豆的事,但在某些堂會裡往往卻是執行得十分嚴厲的(例如有些人見您打嗑睡就會不斷囉嗦您,務求令您停止這樣做,並且不接受您提供的任何解釋),反倒其他「複雜的」神學問題卻可以各人領受不同!而且,正如上段所言,一些日常倫理問題諸如婚姻、交友、投資、保險等等,本身就是複雜的,也很貼身,我們如何可以提供一個黑白分明的「教導」,然後把一切我們標籤不重要的討論統統打發掉?這真的能幫助信徒嗎?難道我們關上門在教會課室裡標籤為不重要的問題,會突然神蹟地在信徒們踏出教會後在世界上完全消失嗎? 最後,各人領受不同的後果其實並不是大家不用談,而是大家仍然要談,只是大家最後不會堅持別人必須接受自己意見而已,可惜的是,很多時教會裡的人說「各人領受不同」,其意圖只是立刻終止談話,並且不容別人再提出來,如此,大家連短短的五分鐘討論也沒有。 第(三)點的錯處跟(二)的關鍵錯誤相同──我們憑甚麼說某些話題不重要,甚至貶斥它們為象牙塔的遊戲?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唐突地批評一些教會裡的教導者。我們都知道,大部份教會裡的教導者本身其實沒有接受過正規神學訓練,也沒有足夠個人私下努力的工夫可以媲美那些正規神學訓練。甚至,這些信徒只不過是在教會裡獃得太久(十年?十五年?)便站出來教導別人。但年資和學問之間沒有必然關係。究竟他們有甚麼資格判斷甚麼是重要或不可有異議,甚麼是不重要或可容許各人領受不同?我相信這類信徒是熱心的信徒,其誠可嘉,但他們由起初戰戰競競、深怕自己講錯,到後來會滿有自信和擺著架子地批評這個那個,甚至拒絕接受別人的意見,自以為代表了正統基督教,卻反映著在過程中出現了一個無知或驕傲的轉向。這是令人憂慮的。這可能是他們自己驕傲起來,又或者被某些催促他們擔當教導崗位的長輩無意中「培養」出來。這回到我之前談傳道者恩賜的文章的話題──我強調教會用人必須以恩賜來作決定,而不應該看誠意、年資、聽話程度、或沒有才能作基礎的所謂「呼召」。教會領導層按誠意、年資或聽話程度來決定誰可以做甚麼事,表面看來是很容易的,聽話的人也會令他們很安心,但事實上,長遠來說這卻可以累倒很多人──除了被教導的信徒受影響,教導者本人也會受傷,最後回到領導層。 思考了這三點後,教會的教育理念似乎沒有甚麼好理由過份強調生命成長而排斥知識建立和思想正確。


七,總結

在本文,我指出教會教育理念有兩個重點,一是強調生命成長,另一是強調思想正確。過份重視某一個重點會帶來很不同的後果。我建議兩者應該相輔相承。只可惜在華人教會裡,普遍現象是前者當道,並且排斥後者。我分析其中一些原因是教會佈道心切和教導人員本身資歷不足,因此重量不重質。我亦反駁了一些常見的、用來排斥思想理念的誤解。希望這可以令信徒讀者認定教會有教導信徒的責任,而這教導的宗旨必須同時強調信徒要建立正確的聖經知識和神學思想。

作者保留版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