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明白與接受

約翰福音十二章1-19節


引言:

上一篇的題目是「同與不同」,人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反應,最後的兩點提及耶穌的死與逾越節的節期。 在耶穌傳道的開頭,施洗約翰便宣告耶穌是神的羔羊(一章29與36節),這羔羊指的便是逾越節的羔羊。耶穌明白祂降世的使命,便是為了除去世人的罪孽,免去神的審判,如同昔日滅命的天使看見被殺羔羊的血便「逾越」而過,免了長子的命。 耶穌明白自己是為這時候而來,祂要在逾越節的時候為人流血捨命。祂要死不難因為正有不少人要置祂於死地,但祂必須按神的時候,照神的心意而死。 約翰福音七章8節指出祂的時候還沒有滿;八章20節又指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到了十二章,時候到了,耶穌自己也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23節),這榮耀的時候指的便正正是祂死的時候。 耶穌的死有人明白也有人不明白,有人接受也有人不接受。明白與否,接受與否會有天淵之別,也會影響人的一生與永生。


(一)明白與不明白 (1-8節)

一直以來門徒對耶穌的死都不能明白,也不能接受,其中彼得可以說是代表者。當耶穌預告祂要死的時候,彼得便勸祂說「萬不可如此」(馬太福音十六章22節)。耶穌即時便責備彼得,指出他所說的是撒旦的意思,也是撒旦的心願。 耶穌知道自己快要離世,祂向門徒多次提及祂要到父那裏去,但門徒依然不明白(約翰福音十六章18節)。甚至到耶穌復活了,抹大拉馬利亞發現耶穌的屍體不見了,她對門徒說有人把耶穌拿走了。彼得與約翰到墳墓一看,居然還信了她所說的話(二十章8節),聖經上指出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二十章9節)。 至親的門徒不明白耶穌所言所行,但卻有一位女子話雖不多,但心卻很清,這便是伯大尼的馬利亞。 耶穌從以法連再次回到伯大尼,回到復活的拉撒路的地方,到了一個長大麻瘋的西門家裡(馬可福音十四章3節)。在那裡,拉撒路的姊姊馬利亞用香膏抹了耶穌的腳,在馬可福音中又提及她不單抹腳,也把香膏澆在耶穌的頭上(十四章3節),這表示耶穌從頭到腳都膏了香膏。 門徒不喜悅馬利亞的舉動,理由是枉費,認為香膏可以有更好的用處,甚至具體地說明可以賙濟窮人。但耶穌卻為馬利亞辯護,祂指出了兩件重要的事:一、馬利亞是為祂安葬而膏祂的;二、門徒常有窮人可以賙濟,但耶穌卻還有不多時候便不在了。第一點是指出作事的原因,第二點是指出作事的時間。 馬利亞如此行是因為她明白耶穌將要死,並要復活,若要膏祂便要在祂死之前。耶穌復活後,另外有兩位馬利亞,抹大拉的馬利亞與雅各的母親馬利亞要去膏耶穌的身體(馬可福音十六章1節)但耶穌已不在了。馬利亞的行動是基於她所明白的,耶穌多次提及祂將要為人而死,但連祂至親的門徒也不明白。 正因如此,耶穌在為馬利亞辯護時更宣告「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馬可福音十四章9節)。耶穌如此說是因為福音便是關於祂的死與祂的復活,馬利亞所行的正是表達了這信念。 耶穌說常有窮人與門徒一起但不常有祂,賙濟窮人並不是壞事,耶穌也沒有反對。但人要分辨甚麼是「常有」的事與「不常有」的事,意思是要把握機會去作該作的事,因為是時機一過,機會一走便會錯失良機,一去不返。 馬利亞把握了機會,表達了信念,為她的信念而有所行動,今天的信徒也該把握機會活出自己的信仰。 信仰不單在心中也要在生活中,看不見的信仰要影響看得見的生活,看得見的生活也應反映看不見的信仰。信徒千萬不要信仰有神,生活無神。基督教信仰中最重要的信、望、愛必要具體化地活出來。馬利亞相信耶穌會死而復活,她以香膏膏主,信徒相信的內容也應有相應的表現。耶穌會再來審判,信徒便該警告世人。耶穌要信徒彼此相愛,信徒便該彼此相愛,不要對其他信徒抱怨懷恨,要主動關心其他信徒的需要。要活出信仰,不單要有正確的信仰,還要有相應的行動。 行動必要合時,飯後跑步固然不適,更是不該,考試後才複習更是徒勞無功。人要膏耶穌便要在祂復活之前,甚至在被捕之先。活出信仰也只有在活的時候才可以,不單是活出信仰的人在活的時候要活出信仰,也要在仍活的人面前活出信仰,人仍活的時候要在仍活的人面前活出信仰。能掌握時機的人往往便是成功成事的人,錯過時機的人便是失敗敗事之人。成事敗事在於人能否掌握,人有否把握。 信徒要刻意故意地活出自己的信仰,這並不是說信徒要拿著聖經在人前走來走去,又或大聲地在人前朗誦聖經。信徒要刻意故意地與未信親友有接觸、有交往,以言以行見證自己的信仰。有機會談談信仰,當然不要錯過;沒有機會,也要在人前以自己的行為、態度表達自己信仰中的人生觀、處事為人之原則、對事對物的價值觀。耶穌要信徒作祂的見證(使徒行傳一章8節),信徒便該把握機會作祂的見證。 信徒要明白主的心意,信徒也要懂得珍惜機會。在有限人生中要活出永恆的信仰,讓人看見復活的生命,也讓人可以擁有這永恆的生命。


(二)接受與不接受 (9-19節)

拉撒路復活的神蹟是鐵一般的事實,但不信的人不單要殺害耶穌,除去眼中釘,甚至連拉撒路也要殺之而後快(10節),人的不信所產生的惡念真是難以想像。 耶穌稍後提醒門徒「世人若恨你們,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約翰福音十五章18節)。世人恨門徒因為他們是主的門徒,人會「愛屋及烏」但也會「恨主及徒」。黑暗不喜歡光,世人不接受主,信徒面對世界而來的不接受不足為奇。信徒不是要討人憎惡,也不要因作惡受罰。耶穌要信徒在人前耍有好的行為(馬太福音五章16節),彼得也要信徒在世上品行端正(彼得前書二章12節),人不信千萬不要因為信徒失見證而不信,信徒要成為別人的踏腳石而非絆腳石。 拉撒路復活,這是人不能推翻的事實但人卻可以拒絕回應,雖然有人不接受,但接受的也大有人在(11節、18節)。信徒因此不要為不接受的人而灰心,反要為接受的人用心。肯聽的人便對他們多說兩句,不肯聽的人便向天父多求兩句。 信徒盡責之後,不用為不信的人自責,但要為已信的人感恩,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有機會。 在約翰福音六章15節中,耶穌知道人要祂作王,祂退到山上,拒絕了作王的要求。但當祂進耶路撒冷時,祂卻高調地接受眾人的擁戴,公然地接受別人稱祂為「以色列王」。騎著驢駒並不是謙卑的表現,因為連大衛王也是騎騾子的(列王紀上一章33節),這是由於耶路撒冷之地勢所需,而非謙卑所致。 耶穌在六章中不接受王的要求,在十二章卻接受王的稱號,這是因為祂的時候到了。耶穌不會因群眾擁戴而為王,耶穌也明白接受擁戴會致死,祂的接受與不接受只有一個依據,便是神的心意與神的時間。神要祂不作甚麼祂便不作,神要祂甚麼時候作甚麼祂便作。作與不作、何時作都不在於群眾的反應,也不在於後果之嚴峻,而是在於神的心意。 耶穌明白神的心意,這是顯而易見而且毫無難處,因為主與神原為一(十章30節)。信徒要能力排眾議又能勇於承擔,便先要明白神的心意。在登山寶訓中耶穌應許清心的人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章8節),清心有心無雜念之意在內,如同拍照時之聚焦,若不聚焦變會出現重疊,相片便不清了。又如雅各書一章8節中指出沒有定見的人便是心懷二意的人。 清心不容易但並非不可能,羅馬書十二章2節提及的「心意更新」與希伯來書五章14節指出的「心竅習練」對要清心的人是很好的提示。「更新」是吸收,「習練」是實行,信徒的心決定信徒的行,心有所依、心有所望便會顯於行為、現於生活。 親近神,研讀神的話是更新的方法;順服神,實行神的話是習練的途徑。「更新與習練」不是一個課程,絕沒有畢業的一天;它是一種生活,是要一直恃續到人生最後的一天。 人生中往往便是處於二極之間,好與壞、黑與白、錯與對,但往往又不是全好全壞或全黑全白,而是誰多誰少。人要爭取的是好多壞少、白多黑少、好多錯少,隨著年日,因著習練,靠著更新,可以一步一步走向全白、全好、全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人總可以有更好更美的一天。 信徒不被人接受不要因為不能接受而是不肯接受,信仰要展現在生活中,讓人無可推諉。 信徒又要接受神的心意,不受群眾影響,不怕嚴峻後果,不單明白神的心意,更能行出神的心意。


結語:

人要接受耶穌以致可以有永生,耶穌已升天但還要再來,福音的使命已託付眾信徒。接受與否是生死之別,信徒要活出復活的生命、活出真實的信仰,讓人可以透過信徒的生命中的言行表現而認識神。 拉撒路是鐵一般的見證,雖然有不接受但仍有人相信,信徒盡責後不用為不接受的人而自責,而要為接受的人而感恩。信徒要把握機會活出信仰、分享信仰,剩下的便由人自己負責,讓神自己動工。馬利亞把握了她的機會,為她所信的有所行動,信徒也該盡自己的本份,在親友中活出信仰,分享福音。 群眾力量是大的,但神的心意更重。信徒要明白神的心意,並在遵行上加以操練,習以為常,以致不單可以清心見神,更可以虛心聽神。虛心的人必會清心,清心的人才可以虛心,這循環是沒有終止的一天,只有成長的每天。 人能虛心清心,才可以活出信仰,人才有機會明白,才有機會接受。先明先受者才可以幫助別人明白接受。無論如何,使命已託付信徒,問題再不是有沒有託付而是願不願承擔。

作者保留版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