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盼望與使命

約翰福音十四章1-15節


引言

耶穌在十三章中提及自己將要離世,然後祂為門徒洗了腳,立了榜樣、賜下命令。從二至十一章,約翰福音記載了七個神蹟;由六至十五章,約翰福音又記載了七個宣告;這些神蹟與宣告對耶穌的身分與使命都有直接且重要的關係。在十三至十七章這五章聖經中,佔了約翰福音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同時也帶著重大的意義與重要的內容。 十三章提及耶穌的離世,也記載了耶穌愛的榜樣與愛的命令,十七章記載了耶穌為門徒的禱告,提及了門徒的使命也提及了門徒的合一,因為使命要合一才可以承擔,合一才可以完成使命。若要承擔大的使命必要遵守大的命令。十四至十六章是耶穌的臨別贈言,對門徒作出了最後的囑咐,而其中包含了重要的應許。


耶穌在地上的使命即將完成,祂要把餘下的工作託付門徒。祂知道門徒要作的是甚麼,祂也明白門徒需要的是甚麼。祂準備了一切,對門徒說出最後的囑咐,給他們留下臨別的贈言。


盼望(1-3節)——不要憂愁

門徒與耶穌一起三年多,對於耶穌的受苦,對於耶穌的離開,到了十三章可以說仍然是毫無頭緒。門徒不明白,甚至不能接受所要發生的事。耶穌明白所要發生之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祂更知道門徒會因祂的離開而憂愁,因此,祂一開口便要門徒不要憂愁。要人不憂愁不難,使人不憂愁才難,耶穌要門徒不要憂愁,因為祂知道門徒會因祂的離開而憂愁,於是,祂告知門徒祂離開的原因,祂給予門徒祂再來的應許。 耶穌在前文已提及祂要離開(八章21節,十三章33節),但沒有明說往哪裡去,只是說門徒暫時不能去(十三章36節)。在稍後的十四至十六章中,祂便明說祂要到父那裏去(十四章28節,十六章10節,28節)。耶穌要到父那裏去是為信祂的人預備地方,祂也應許預備好地方後便會再來接他們到祂那裏。去的目的是預備地方,耶穌是以死和復活來為門徒預備地方,事實上祂復活後地方便已預備好,信祂的人便可以因祂所作的來到神的面前。 在耶穌離開之後,祂知道門徒會憂愁,祂提醒門徒要明白為何祂要離開,也要門徒相信祂會再來。今天的信徒也是處於耶穌離世與再來之間,等待著祂的再來。在這等待期間並不容易,不單世上有苦難(十六章33節),世人又會恨他們(十五章18-19節),更因為他們的無知(十四章5,9節)。 今日信徒要堅持信心、堅守使命,便要有信、有望、有愛。信是對於神的認識、望是基於神的應許、愛是由於神的命令。耶穌在十四章一開始便提及信,門徒要信神,也要信祂,接著耶穌應許門徒祂要再來,稍後又提及門徒要愛(15節、21至24節)。信是由於過去,望是展望將來,愛是活在現今。 在馬可福音八章30-33節,彼得不能接受耶穌將要受苦被殺,在約翰福音十三章38節耶穌更預言彼得將要不認祂,但在使徒行傳,也在彼得前後書中看見彼得完全相反的一面。他勇敢地宣告耶穌的復活,他成為了教會的領袖,他更鼓勵門徒要為主受苦(彼得前書四章1-3節、12-19節),彼得如此改變皆因他堅信耶穌必會如祂應許一般的再來(彼得前書一章7節、13節;四章13節;五章1節;彼得後書三章12-13節)。 信徒能不憂愁、信徒能忍受苦難,皆因所有的盼望。今天有些信徒感覺疲乏無力,甚至灰心喪志,主耶穌的話要再一次提醒我們,祂是為我們去,也要為我們來。人非有信不能討神的喜悅(希伯來書十一章6節),人非有望不能承擔神的使命。 古代有人臥薪嚐膽,今天有人離鄉背井,為的豈不是一個更好的明天、一個更美的將來。因著盼望,人可以有所放棄、可以忍辱負重,耶穌為我們而死,預備了地方,也要為我們再來,接我們到祂那裏去。信徒為這盼望要堅持、要忍耐,不要讓我們的主失望,辜負祂的一番苦心。 今日我們的生活會反映我們的盼望,今天我們的盼望又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盼望決定生活,生活基於盼望。信徒要持守使命便要確信耶穌所應許的,認定耶穌的再來,否則必會在使命的路上舉步維艱。


認識(4-11節)——更大的事

耶穌說門徒知道祂要往哪裡去,也知道那條路,但多馬卻說不知道,耶穌說認識祂便是認識父,但腓力卻要耶穌把父顯給他們看。 當多馬說他不知道耶穌要往哪裡去,又不知道那條路,耶穌便宣告祂便是那條道路,祂便是要往父那裏去(十四章6節)。“道路、真理、生命”這幾個字也有翻譯為“真理與生命的道路”又或“又真又活的路”,耶穌要指出的是到父哪裡的道路就是祂,也只有祂。祂的一條路是真的,可以把人帶到父那裏,祂的一條路是活的,可以使人有生命。 人生如走路,重要的是目的地,重要的是要到達目的地,為此,人要的是要知道該去的目的地,人要的是能到達目的地的能力。“知道” 與 “認識”是決定人生成敗的重要條件。認知錯了便會一敗塗地,人今天的問題不是有沒有信仰,而是所信的信仰是真是假、是對是錯,今天的人常以自己為衡量真理的方法,自以為對便對,自以為錯便錯,不單世人如是,甚至信徒有時也不例外。 耶穌說祂是唯一的道路,信徒必不作他想,以耶穌基督為一切之依據。祂的榜樣、祂的教訓是信徒行事為人的依據,人因信祂便可到神那裏,人因聽祂便可合神心意。沒有人一信主便完全認識耶穌,正如門徒也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明白耶穌的所言所行,才領受耶穌所說所要他們行的。 因此,信徒要脫離無知便要多追求,舊約與新約皆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信徒要常常透過聖經的研讀、默想,更多認識耶穌,也更多明白祂的心意,從而可以跟從祂的腳蹤,走在祂的心意中。因此,初信主的、信主久的都要在這又真又活的路上持續向前,不要自以為是,也不要自以為足。 腓力的問題對耶穌來說是不合理的,因此祂問腓力: “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麼?”,祂又問: “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耶穌問,表示腓力不能如此問,耶穌問後也指出解決的方法,祂說他們應因祂所說的(10節)與祂所行的(11節)而相信祂。 人信一件事,人明一件事,不可能是憑空,也不可能是意外。耶穌傳道三年多,所言所行便是為了讓人可以信,不單可以信,並且可以因信而行、憑信而活。耶穌的事蹟已隨著祂的離去成為歷史,但這一切事蹟,這一切言行是為了幫助人相信祂。人要認識便要有所行動,求知者才會有所知,正如羅馬書一章20節中所言: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耶穌的言行也是明明可知的,信徒要多認識耶穌,才可以多效法耶穌;要多明白耶穌,才可以多傳講耶穌。信耶穌不要只留在基督道理的開端(希伯來書六章1節),乃要進到完全的地步。信徒承擔使命的能耐與對主認識的多少是成正比的,因此,信徒不要原地踏步、固步自封,乃要竭力追求、多認識主。 多馬與腓力的無知沒有使耶穌對門徒的信心減少,反而祂指出了所需、肯定了方法,繼而相信門徒要作比祂更大的事。門徒能做更大的事主要因為耶穌將要離開(12節)。耶穌當時只在猶大地傳道,對象只是猶太人、撒瑪利亞人及一些外邦人,涉及的範圍與目標相當有限。如今,祂把使命給祂的門徒,要他們把福音傳至地極(使徒行傳一章8節),這是更大的事,這是信徒的機會。 信徒不要為了一點點的成績便沾沾自喜,要收的莊稼還有很多;教會不要為了一點點的成長便自滿自足,未得之地仍然有很多。主耶穌再來之先,信徒要作工,更要作更大的工、更多的工,直到主來。 主不單給了信徒作更大之事的機會,同時也給了作更大之事的能力。13-14節提及禱告,15節提及命令。承擔主的大使命不容易,為主作更大的事也不簡單。主應允求必得著,神會給信徒所需,以致可以完成祂的使命,但主又提及命令,要有能力,要禱告蒙允不是沒有條件的,人若不守神的命令,不行神的心意,禱告便不能上達,祈求便不能蒙應允,正如以賽亞書五十八章1-2節中所記:“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神隔絕,你們的罪惡使他掩面不聽你們”。 要為主作更大的事,可以求,要求而蒙允,便要守。信徒不要有名而不求,有命而不守,否則便難成大事。


結語

主的再來是必然的,信徒要因這必然的將來而影響現今的生活。生活的一舉一動要反映出盼望之實在,盼望不是憑空,也不是虛構,信徒不要自以為是,也不要自以為足,要知道神的心意,明白神的方法;信徒也不要原地踏步,固步自封,多一份認識便多一份力量。 信徒在主離世後再來前要承擔使命,要為主作更大的事。要作更大的事便要聽命而求,不要逆命不求。多離罪便多有力量,多禱告便多有能力;少離罪便少有力量,少禱告便少有能力;不離罪便沒有力量,不禱告便沒有能力;切記!

作者保留版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