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羊圈內外

約翰福音十章1-18節


引言:

約翰福音中記載了七個神蹟外,還有七個「我是」的宣告: 生命的糧(六章35節) 世界的光(八章12節) 羊的門(十章7,9節) 好牧人(十章11節) 復活與生命(十一章25節) 道路、真理、生命(十四章6節) 真葡萄樹(十五章1節) 在第十章中有兩個宣告,耶穌自稱是羊的門與好牧人,兩者都與羊有關。羊在聖經中可以指人,羊圈中的羊乃是指信徒而言,羊圈可以代表教會。在詩篇二十三篇1節中詩人以耶和華為他的牧者,隨著在餘下的經文中說出牧者與他的關係。 在第十章中提及的角色有牧人、盜賊、雇工與羊。前三個角色都是與羊有關,三者各有不同而其中關係最密切的便牧人,破壞最大的是盜賊。 整段經文之中心是提醒信徒要認出假牧人,也要跟從好牧人。辨別的目的是為了跟從,跟從的條件是先有辨別,人不能不辨別,人也不要不跟從。

(一)辨別假牧人:我是羊的門

1節中提及人進入羊圈有兩個方法,一是從門進去,一是爬牆進去,重點是進去的途徑。無論是由門進去或是爬牆進去,牧人與盜賊都在羊圈之內,耶穌清楚地說明羊圈內有牧人也有盜賊。 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三章中已提醒信徒教會中會有麥子也有稗子;在二十四章中更警告門徒日後會有假先知,甚至假基督;使徒彼得在彼得後書二章中又指出有假先知、假師傅;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四章又提醒信徒世上已有假先知。若是沒有便不用提醒,若是有便要辨別,不單提醒,更要辨別,以致可以防備。 今天在教會中,便存在著假先知、假師傅。這些人不一定人在教會中,但他們仍然可以對教會做出極大的破壞與傷害。隨著資訊之發達、文字之普及,很多假先知假師傅的教導會傳入教會中,一些不懂分辨的信徒便會信以為真,因而偏離真道。不單生命不會成長,甚至更會對信徒、對教會造成破壞。 信徒不是要逢人皆疑,但也不該凡人都信。耶穌與使徒們提醒信徒要辨別,要分辨、要試驗。信徒要為自己把關,教會要為信徒把關。暢銷的書不一定好,出名的人不一定對。信徒要跟主而不要跟風,凡事要停一停、問一問、想一想,有百利而無一害。 馬太福音第七章中耶穌有一個很好的提醒:「奉主名來的不一定是奉主名來的」,這些人奉主的名傳道、趕鬼,甚至行許多異能,但主卻說從來不認識他們(22-23節)。在其後二十四章中,耶穌又指出假基督、假先知甚至可以行大神蹟、大奇事,更可怕的是連選民也會被迷惑。 加拉太書一章中保羅又有另一個很好的提醒:「傳福音的不一定是傳福音的」,有些人傳福音是使人離開基督之恩(6節),因為他們更改了基督的福音(7節),他甚至嚴厲地指出這些人要受咒詛(9節)。 辨別有兩個途徑,一是羊的門,一是羊本身。耶穌說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2節),隨後祂又說祂就是羊的門(7節),意思是經過耶穌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耶穌來到世上,傳道三年多,在這三年中祂不單成就了救恩、設立了門徒、頒布了使命,祂還留下了教導、樹立了榜樣,要辨別假牧人便要從耶穌的教導與榜樣入手。 信徒要小心好奇心,也要小心便宜心,不少假先知會提出從未聽過的道理,行出聞所未聞的表現,或是異象、或是異能。有些假師傅又會提供成聖祕訣、超然經歷,信徒不需要下苦功、付代價,一下子便可以進到神的面前有超然的經歷與地位。 人的教導不能超出聖經的教導、不能違反聖經的原則、不能背乎聖經的原意。無論講的人如何口齒伶俐、寫的人如何文筆流暢,但必要經得起聖經的審查,一定要有聖經的根據。 人的行為也要符合聖經的教導,不能台上台下兩個人、書中書外兩種人。信徒不單要留意對方的工作表現,更要注意對方的行事為人,人的本相往往在小事上便會顯露無遺。 信徒要小心,出名的講員不一定不好但也不一定好;暢銷的書籍不一定有問題但也不一定沒有。凡人凡事都要加以辨別,不要人云亦云、人有我有,不要跟風要跟主,小心好奇心,不要便宜心。 信徒要藉著羊的門,從主的教導與榜樣做出辨別,但要如此做,羊(信徒)有一定的責任與本份,那便是要「聽」、要「認」主的聲音(3,4節),才可以不聽不認生人與盜賊的聲音(5,8節)。 教會有紛爭是因為信徒是嬰孩(哥林多前書三章1-3節),信徒不分辨也是因為信徒沒長大(希伯來書五章12-14節)。「成長」一向是神對信徒的要求,信徒要「本於信以致於信」(羅馬書一章17節),信是有「始」但不止於「始」。信是一條路,是一個過程,因此,保羅為信徒祈求,以至可以「真知道」神(以弗所書一章17節),可以在知識和見識上多而又多(腓立比書一章9節),漸漸的多知道神(歌羅西書一章10節)。使徒彼得也勸勉信徒要在救恩中成長(彼得前書二章2節),也要在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長進(彼得後書三章18節)。要不被欺騙、要能分辨,便要追求,便要裝備自己。 無知不是無希望,不知自己無知,知自己無知而不求知才是無希望。信徒要一生跟主不走差,便要一生追求不停步。「學無止境」不單指世上的學問,也是指屬靈的知識。信徒不需要也不可能認識所有假先知假師傅的一切錯誤的教導,但信徒必要認識自己所信的信仰。認識愈多,分辨力便愈強,知真才可以辨假。沒有「聽」哪可以「認」?任何的聲稱要有聖經的根據,任何的要求都是要信徒更接近神、更遵行神的心意、更承擔神的使命。信徒不要凡事都信,這不是信心,這是無知;也要擇善而行,這不是狹窄,這是小心。


(二)跟從好牧人:我是好牧人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是門也是牧人。在以色列地古時的羊圈,牧人往往會坐在羊圈的入口看守他的羊。若牧人需要離開羊圈,便會請一雇工代為看門。牧人不是雇工,雇工不是牧人,雇工不會為羊捨命;盜賊與牧人不同,盜賊是要偷竊、殺害、毀壞;牧人是要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10節)。人(羊)可以從門(牧人)進入羊圈,代表著得救、得生命,不單如此,還可以跟著牧人,出入得草喫,代表著成長,可以豐盛(9節)。 約翰福音十章前有不少提及得生命的經文:一章12-13節提及相信耶穌名字的人(耶穌是救主的意思)便是從神生的;三章5-6節中提出人要從水和聖靈生便能進神的國;六章33節耶穌又宣告祂是賜生命給世界(或世人)的糧,然後在40節中又說明人若信祂便可有永生(永遠的生命)。重點是靠耶穌得生,從耶穌進入羊圈。因此,保羅定了主意「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哥林多前書二章2節)。 施洗約翰傳道時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三章2節);耶穌開始傳道時又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馬可福音一章15節)。「耶穌並他釘十字架」是一個悔改的福音,人要進羊圈必要悔改接受耶穌為救主。 信耶穌為救主與跟耶穌交個朋友、與耶穌握個手、學習耶穌的為人甚至服從耶穌的教導是截然兩回事。人可以有不同的原因來到教會,可能是因病、可能是孤單、可能是為朋友、可能是為氣氛,但人只有一個途徑可以到神面前,可以進入羊圈,那便是通過耶穌為牧人的門。只有一扇門,再沒有別的方法,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傳四章12節)。 耶穌為牧人為羊捨命,為的便是要羊得生命。耶穌死的時候,聖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馬太福音二十七章51節),因為耶穌為祂的羊捨命,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使人可以到神面前(希伯來書十章19-22節)。開路是為了讓人可以到要到的地方,羊圈有門是為了羊可以進入羊圈,人若有路不走、過門不入,豈不是辜負了開路立門的人。 耶穌在馬太福音七章13-14節提醒他的門徒要走的路是窄的,門也是窄的,但引進的是永恆。這不是難易取捨的問題,而是棄假歸真的關鍵。要得醫治、要有安慰、要能成功,這些都沒錯,但這些都不是門;要認真悔改歸向神,要接受耶穌為救主,這才是門。 羊不單在羊圈內,也要出入得草喫。羊不單要入羊圈,也要出羊圈。有了生命,也要成長,有入沒出,生命如何豐盛。有入有出,才會有豐盛的生命。但人要先入後出,意即先有生命才可成長。不少人喜歡宗教的活動,但卻沒有重生的生命。人要先有重生的生命,繼而有成長的生命。宗教或教會的活動是為了讓人認識神、跟從神、效法神、事奉神、傳揚神、榮耀神,一切以神為本,而非以人為本。 出入羊圈很有意思,代表信徒使命的兩方面。信徒要把人帶進羊圈有生命,信徒也要把人帶出羊圈有成長。入羊圈是神的使命,出羊圈是神的心意。 大使命中不單要人受洗歸入基督,也要人學習神一切的教訓(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20節)。沒生命的要有生命,有生命的要更成長,這不是貪心,這是合心,是合神的心意。


結語:

信徒要辨別假牧人,跟從好牧人,這不單是成敗的問題,更是生死的分別。人要出死入生,便要進羊圈;不要雖生猶死,便要出羊圈。生命要豐盛,人便要分辨真假、辨別好壞,誰是真牧人、誰是好牧人,不能掉以輕心。 信徒不要隨波逐流,也不要跟風而活,信仰與生活要建基於耶穌基督,穩而不浮、定而不移。「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三章6節)。 信徒不要不求長進,也不要不思進取,信仰與生活要朝著完全邁進(歌羅西書一章28節),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得後書三章18節)。 出入羊圈,是神的使命,也是神的心意。信徒要承擔使命,合神心意,一生才有意義,生命才會豐盛。牧人已成了羊的門,人可以靠祂得生命,好牧人已留下教訓與榜樣,人可以跟祂得草吃。有出有入,這是完滿的過程,這是豐盛的生命!

作者保留版權

聯絡我們
地         址: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下午5: 3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         話:(852) 2409-1233      傳         真:(852) 2615-9806
 

完成提交!多謝!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或填寫訂閱電郵

多謝訂閱!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