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聖經是否仇富?(下)

「公義雅各」一方面肯定神是「不偏待人的」,不會歧視任何人;然而神的公義反映於祂甘願維護弱者的權益。當窮苦人士,包括「下流化」的中產人士(連唐英年參選特首也要倡導中產權益)受到各項剝削,神明顯是站在弱勢的那一方。 天主教與解放神學早已宣告上主優先與窮人為伍,教宗若望廿三於大公會議發言時,表達教會應「成為一間人人的教會,尤其是窮人的教會。」在社會導訓方面,基督教明確是落後於天主教;我們連宣稱「讓窮人作優先」也說不出口,相應行動更不用提了! 返教會成了中產人士的活動,而當今教會的事工也嚴重地向中產信徒傾斜。甚多務實的教會領袖,深明馬蓋文(DonaldMcGavran)的「豐收神學」(harvesttheology),只於要有反應的群體作工;卻忘掉了「尋覓神學」(searchtheology)也有其應有的價值。 有讀者回應筆者,分享其真實經驗:「弟兄有一次經過某堂會…在好奇心下,進入該教會(當日其門大開)。不用一分鐘,即有人出來問所為何事?弟兄回答:來看看。該人的表情,表露無遺(弟兄當日不是精英的衣著),弟兄即刻離開,背後即傳來關門聲音!」教會有其保安的需要,但本港頗多大堂會行政同工或幹事的「待客之道」,筆者也領教過不少;同工有需要「再培訓」,要以禮待人。教會不應歧視窮人,要歡迎貧苦大眾內進;為何我們倡導堂會要向「尋道者敏銳」(seekersensitive),卻不能向「貧苦者友善」(poorfriendly)?是時候,本港教會重整其使命與事工,容許堂會「扶貧事工」猶如對「短宣」般重視,才能勉強稱得上為「與窮人為伍」的教會。 「欺壓你們、拉你們上法庭的,不就是那些富有的人嗎?褻瀆你們所求告的那尊貴之名的,不就是他們嗎?」(雅二6-7,新漢語譯本)「公義雅各」第二方面的論証是現實生活裡,中產人士與窮苦人士,均受有錢人士欺壓;本港的地產霸權、領匯霸權、地鐵霸權、超市霸權、中電霸權等豈不是要「賺到盡」?馮煒文先生是本港難得的神學工作者,他於80年代提出「被罪者」(sinnedagainst),把罪的概念,擴闊至「結構性的罪」。正因為欺壓我們的正是這些「有錢人」,美孚發展商「不留餘地」,控告那些阻撓施工的要作出賠償;他們自以為有財有勢,就不可一世! 「嘿,富有的人啊,你們要為將要臨到你們的災難哭泣哀號。你們的財物朽壞了,你們的衣裳被蟲蛀了;你們的金銀生鏽了,這鏽要成為指控你們的証據,也要像火一樣吞吃你們的肉。你們竟在末後的日子積聚財寶。看啊,工人為你們收割莊稼,你們卻剋扣他們的工錢;這工錢正在呼喊;而且那些收割者的冤聲已經傳入萬軍之主的耳中。你們在地上窮奢極侈,生活放縱,你們竟在屠宰的日子養肥自己。你們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難道神不對抗你們嗎?」(雅五1-6,新漢語譯本) 聖經的信息對「有錢人」是嚴厲的,不是所有富有人家要受到審判,乃是那些「積聚財寶」卻又「剋扣工資」的財團與老闆。神要對抗他們,倘若這算得上是「仇富」,聖經的的確確是「仇富」;耶穌道成肉身,正是俗世價值的顛倒;衪叫有權勢「不安」(太二3),反倒接近貧苦大眾。 當本港社會出現「仇富」情緒,中產教會毋須問:「為何越來越多人仇富?」乃要思考如何減少或紆緩「仇富」心理?越多「積聚財寶」的堂會或教會團體,要重新反思如何變賣部分資產,與本地窮人分享。惟有教會能以身作則,不再積聚財富;否則公義審判也是先由富有教會開始!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www.hkcrm.org.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