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聖詩和牧養的關係 系列 (一)

譚靜芝博士

2022年11月1日


聖詩和牧養的關係 系列 (一)                                        


在信徒生命中,聖詩與牧養是不能分割的。聖詩不單給我們表達愛慕主的機會,而且指導我們如何回應主。


聖詩與「神觀」

聖詩牧養我們,塑造孕育我們的神觀。我們藉著聖詩,不單認識神的名號和祂的屬性,從音樂中,透過這些歌詞與音樂,我們被塑造,具體化地建立對神各種特質的理解。音樂付予我們時間,提供空間揭示神的榮耀如何具有重量與光芒。今天很多詩歌也唱及榮耀,但意識形態上並非與聖經中神的榮耀並行相符,缺乏份量。在聖經裡面榮耀是神的重量(代下 5:14;代下 7:1- 2)——在所羅門聖殿裡面,神的榮光充滿聖殿,甚至祭司也不能站立供職!榮耀也是光!(出 24:17)在祂的榮耀裡面,我們容易看見我們自己的黑暗與瑕疵;我們認識神的神聖,透過音樂的和諧、純正,我們就越覺得我們自己不夠純正,聖詩讓我們以靈以悟性參與明白這一位神。


在詩歌裡所裝載的神觀不單是神的屬性,也題說祂的作為。祂的作為有多方面:又多又大又奧妙——衪的供養像「從天上降下嗎哪」,不可思議。又如詩歌 “Immortal, Invisible, God Only Wise” 說及神寂靜如光。如果我們用悟性唱的話,可能會用輕聲來唱,從強烈對比中立體地經歷一下 「光」一般穿透的寂靜。祂的作為提拔了我們這些極不配的人,也同時警告我們,或安慰我們, 使我們認識這位神是與我們同行的朋友,是公義的審判官,卻又憐惜和關懷我們。我們必須透過音樂中的時間去累積這樣的理解。


我們需要多種的詩歌時常來塑造我們對神日益加深的認識,以理解在不同時刻,在人生旅途中懂得怎樣回應神。當我們發現祂是萬王之王的時候,我們當懂得恭敬下拜。也發現祂是那位憐恤我們、差耶穌從深深的罪海中把我們挽回的主,讓我們懂得怎樣在世上憐恤別人。祂的赦免、信實和祂的愛,一切都需要我們透過相應的音樂:就是配合這些文字,神觀的意識形態藉音樂幫 助我們理解這些抽象而不能觸摸,不可見的真相。無可否認聖詩就是每一位信徒之神學的整理, 如果我們能夠廣泛整全地認識的話,對神的認識亦會較具系統了。聖詩又能幫助我們回應聖經,好像是「聖經伴讀手冊」一樣。使我們較具體經歷這一位神是實在並且大有能力的!


譚靜芝博士主講  劉家光錄音編寫

聯絡我們
地         址: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下午5: 3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         話:(852) 2409-1233      傳         真:(852) 2615-9806
 

完成提交!多謝!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或填寫訂閱電郵

多謝訂閱!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