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警醒與靈巧

約翰福音第八章1-11節


引言

信徒在世會身處不同的環境,面對不同的人。環境與人都是中性的,無論是好是壞、是優是劣、是善是惡,但信徒卻要決定在不同環境面對不同的人所要產生的結果,是成是敗,是功是過,是得是失。 經一事長一智,失敗不是羞恥,敗而不起、過而不改才是。信徒人生之經驗,無論年齡多大,仍然相當有限。但只要肯學習、多觀察、敢嘗試,生命總會一天比一天成熟,經驗也會一天比一天老練。 耶穌一生的事蹟有很多是值得信徒學習的功課,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學習不同的事。約翰福音第八章中的淫婦事件是一件不容易講解,卻很值得思考的一段經文。一件事蹟,讓我們嘗試從兩個地方、兩種人物稍作一點思考,好為一生所用。


(一)兩個地方:橄欖山與聖殿

(1)橄欖山

在第八章1-2節中提及當眾人回家後,耶穌「卻」往橄欖山去。耶穌剛在殿中教訓人,教訓完後兩次提及有人要捉拿祂(七章30節,44節)。一天過後,聽的人都回家去了,耶穌卻往橄欖山去。 橄欖山這地方在福音書中提及的次數不多,在約翰福音中便只有八章1節。在其他三卷福音書中提及的次數也不多,在馬太與馬可福音中提及的三次分別為在主騎驢入耶路撒冷前在橄欖山打發門徒去村中把驢帶來讓祂騎(太二十一章1節,可十一章1節);另一處便是門徒在橄欖山問及耶穌再來之預兆(太二十四章3節,可十三章3節);最後一次便是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中禱告(太二十六章30節,可十四章26節)。 較為特別的應該是路加福音中之記載,雖然也只有三次的記載,第一次也是提及騎驢入城之事,但另兩處的記載卻值得留意。路加福音二十一章37-38節中提到:「耶穌每日在殿裏教訓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欖山住宿。眾百姓清早上聖殿,到耶穌那裏,要聽他講道」。當耶穌在耶路撒冷時,橄欖山便是祂的居所。耶穌沒有一個一般人住的地方,祂住在山上,正如祂自己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八章20節)。

更重要的不單這是祂的居所,在路加福音二十二章39-40節中提及「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門徒也跟隨他。到了那地方、就對他們說、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這是祂常去之處,也是祂禱告之地。當耶穌遠離人群,祂便回到神的面前,在祂面對人群之前,祂先來到神的面前,這似乎是耶穌的生活習慣或事奉模式。

這豈不是給信徒一個很好的提醒,回到神面前,來到神面前是事奉中不可少的條件。教會的事工做不完,人生的問題永無休,在承擔事奉與面對問題之間,絕不能少了回到與來到的環節。有人會因忙而忘,也有人會因難而棄,人愈忙便愈需要親近神,事愈難便愈需要依靠神。 在一次營會的會議中,五位弟兄正要商議各項事務之前,一位弟兄嚴肅地說:「今天事務多,快點開會」,另一位弟兄冷靜地回應說:「今天事務多,快點禱告」。人愈忙便愈當親近神。根有多深,樹有多大;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樹要多大,根便要多深!你忙嗎?你有忙到神也忘了嗎? 人在困難中往往會亂,目標在於解決困難,但往往卻少了支取解決困難的能力。在風雨中要想到雨後的彩虹;在黑雲下要看見雲上的太陽。當人要恩典時怎可以離了施恩的主,甚至埋怨施恩的主?恩典不是不足,只是人的方向錯了,人不是面向神而是背向神!你有困難嗎?你有在困難中離棄神嗎?


(2)聖殿

約翰福音第八章2節這節經文中有一個字很有意思:「又」,耶穌又回到聖殿之中。聖殿對猶太人來說是民族中最神聖的地方,是神人相遇之處,是人朝見神之所在。但對耶穌而言,這是一個充滿敗壞的地方,祂兩次在殿中趕出作買賣的人,一次在傳道初期(約二章13-17節),一次在傳道末期(太二十一章12-13節,可十一章15-18節,路十九章45-46節)。這也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在馬可福音與路加福音中都記載到耶穌潔淨聖殿後,人要除滅祂,要殺祂。事實上,福音書中,尤其在約翰福音中常提及猶太人對耶穌之敵意。在第七章已兩次提到人要捉拿祂,又不斷找機會要試探祂。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耶穌不是愚昧,乃是堅定。道不能不宣,命不能不捨,要注意的是所在的地方是聖殿。還記得耶穌傳道前在曠野所受的試探嗎?三個地方:曠野、聖殿與高山。魔鬼到曠野試探耶穌,又把耶穌帶至聖殿之殿頂,然後又帶至最高的山上。魔鬼把耶穌帶至聖殿,在那裏試探祂。魔鬼是惡,無可置疑,但難道牠也瘋了,居然在最神聖的地方試探耶穌,這才是魔鬼的厲害,這稱為攻其不備,意想不到! 今天在教會中豈不是看見多少信徒失望離開、多少工人失敗跌倒,如此景象、如此實況,怎能說教會中沒有需要潔淨的地方、沒有試探的可能。如此想的人,未免太天真,太無知了!耶穌要信徒警醒(太二十四章42節),保羅要信徒警醒(林前十六章13節),彼得也要信徒警醒(彼前四章7節,五章8節),難道是空話嗎?人想不到的地方往往便是最危險的地方。 聖殿是神所在的居所,但也是人所在的地方,有人便有罪,有罪便要小心。已故戴安娜王妃一次出訪,到了一所醫院探望病人。探訪後有記者訪問病人的感受,一位記者問其中一位病人為何病而住院,病人居然說沒有病,住院只是為了見王妃!醫院中哪有沒病的人,教會中哪有沒罪的人。既然有,魔鬼便會利用人的罪不斷在教會中進行破壞神教會的工作。 信徒在教會中不是要提心吊膽,但也絕不可掉以輕心。耶穌曾警告門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太十八章7節),又提醒他們:「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太二十四章12節)。絆倒人的事、不法的事,冷淡的心在教會外有,在教會內也有。信徒要警醒,一不要在這些事上有分,二不要被這些事所影響,否則便會禍不單行。在教會中要作潔淨的工作,有罪惡便要處理;在教會中,要有堅守的表現,有難處也要不離本位。 耶穌見難而不退,見死而不懼,祂「又」回到聖殿,一個需要潔淨、一個充滿敵意的地方,不是祂愚乃是因為祂忠。祂能到聖殿,因有橄欖山,沒有橄欖山,如何回聖殿。信徒要上自己的橄欖山,要進自己的密室;沒有進又哪有出,沒有支取又何來付出。親近神才可以面對挑戰、接受考驗、承擔使命。信徒絕不能為表現而忘追求,為結果而忘扎根。每位信徒要檢討自己靜的時候有多少,退的時候有多長,否則只怕會被魔鬼有機可乘、一跌不起。往往一個人的跌倒、一個人的退後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會連累多人、影響多方的,因此,宜謹慎莫輕看,要自重!


(二)兩種人物:敵人與罪人

(1)敵人

在這個事蹟中耶穌面對著兩種人,文士和法利賽人與行淫時被捉拿的婦人。由耶穌傳道的開始一直到耶穌的離世,文士和法利賽人便一直要致祂於死地。他們三番四次設局要試探祂,設法要捉拿祂,為的便是要除之而後快,他們容不下耶穌在他們中間,一定要除掉祂。 耶穌難道不知道這些人的動機與目的嗎?一般人會趨吉避凶,不會見危而不避。耶穌見危不避因為祂不能見死不救,耶穌要對人宣告祂的身分,要以神蹟奇事顯明祂是神的兒子,要教導人天國的道理,祂沒有別的方法,祂一定要「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祂必須要在人群中,甚至是不懷好意的人群中。人群中有綿羊與山羊,教會中也有稗子與麥子,羊圈中也有真牧人與假牧人,世界上也有真先知與假先知,信徒中也有真門徒與假門徒。人群中有友也有敵,要得人便要面對敵人,便會遇到敵人的攻擊。 一個士兵在戰場上雙方交戰,若敵人沒有攻擊那是反常,有攻擊才是合情合理。因此,信徒有逼迫、有攻擊、有試探,不足為奇;但信徒若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不加裝備,這才是憂。耶穌早在傳道初期差派門徒時就提醒他們「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你們要防備人,因為他們要把你們交給公會,也要在會堂裏鞭打你們。並且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太十章16-18節)。使徒彼得又提醒我們「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喫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彼前五章8-9節)。這裡有兩個重要的字---「防備」與「抵擋」,信徒不是逆來順受、來者不拒;而是要臨危不亂、兵來將擋。 耶穌面對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試探與攻擊,祂並不是千篇一律的應對,有時祂會正面回應,有時祂會避而不談。在這事件中,當他們要求耶穌回答時,祂只是彎腰寫字,最後也沒有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只是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八章7節)。耶穌明白若祂回答說不要打死這婦人,祂便犯了摩西的律法;若祂回答說要打死她,祂便犯了羅馬的律法,因為猶太人沒有殺人的權柄(約翰福音十八章31節)。祂明白無論說是或不是都是死路一條,那為何要自投羅網呢? 很多信徒很好奇希望知道耶穌在地上寫甚麼字,又有聖經學者嘗試解釋為何那些人由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離開。聖經沒有明說,人可以推測,但至終仍難以肯定,但唯一知道的便是耶穌沒有正面按他們所想的回應他們,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嗎?靈巧像蛇、馴良像鴿,信徒是光明之子,但也要作智慧之子,不要自討苦吃,也要明哲保身。受苦固然有益,但受苦要有相應之果效才苦得值、受得對。若只是滿足敵人的慾望、達到敵人的目的,這豈是信徒應受之苦。 耶穌不怕死,但耶穌死有死的時候;信徒也不應怕受苦,但受苦也要有受苦的原因。無辜受苦對誰都沒有好處,為主為神為福音,多多的受苦都要受。信徒是活在一個不友善的世界中,苦是難免的,敵人是有的,但不要是苦都受、敵友不分。


(2)罪人

這件事蹟常引來一個很大的爭議,那便是信徒是否不可以定人的罪?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八章7節)。不少信徒認為自己既不是沒有罪,便不能定別人有罪。有些人更會進一步,引用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談及「不可論斷」(太七章1-5節)以及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二章提及論斷的教導(二章1-3節)。這種說法帶來的後果便是教會中信徒間失去了守望與判斷,各人只顧自己的事,不評論別人、不判斷別人,繼而出現的嚴重後果便是少了管教、失了見證。 耶穌沒有否定婦人的罪,祂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從此,不要再犯罪了」。若沒有罪,何來「不定」呢?若沒有犯,何來「從此」呢?耶穌與文士和法利賽人對罪人有很不同的處理方法。文士和法利賽人是要秉公辦理,要置之於死地;耶穌的處理是超乎常理,是望之會改變。


讓我們先回到「論斷」的事上,首先要清楚的是「判斷」不是「論斷」。舊約至新約,由先知至使徒,他們都在做一件事,便是判斷。神藉著先知與使徒向以色列人與信徒發出呼喚,要他們回轉。在舊約的先知書中與新約的書信中都充滿了審判的信息,但也有拯救的應許。登山寶訓豈不是判斷的內容嗎?啟示錄對七教會所說的不是基於對他們現況的判斷嗎?馬太福音七章不是說不要去掉弟兄眼中的刺,而是說要「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才可以有效地去掉別人眼中的刺,這是先後的問題。在第七章中也提及兩條路、兩種門、兩種果樹、兩種根基,這全都要分辨,特別是兩種果樹,清楚地說明要「憑果子認出來」。不分辨如何認?再看羅馬書第二章有關論斷,保羅反對的是自己行的是一樣便不可以說別人的不是,這是「其身不正,何以正人」的道理。保羅在他的書信中三番四次提出教會的不是,甚至要求教會要行判斷與管教的事(林前五章1-3節,11-13節)。 耶穌說誰沒有罪便可拿石頭打那女人,耶穌並沒有說那女人沒有罪,相反地,暗示她是有罪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希望耶穌宣告這婦人要受摩西律法之制裁,以致祂會觸犯羅馬的律法。耶穌乃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把這問題發還給問祂的人,這些人便無趣地一一離開。耶穌是以智慧行事,不中人計。祂也沒有置罪於不顧,祂施恩於這女人,並勸她不要再犯。耶穌可以救人的罪,因為祂為人的罪而死,信徒沒有資格赦罪,但信徒也不能置罪於不顧。信徒要離罪,加拉太書六章1節中保羅提醒信徒「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對罪人,可赦罪的是主,要離罪的是人,教會要正視也要處理罪,包容罪人但不可縱容罪惡。教會中有的是罪人,是蒙恩的罪人,是正在成聖過程中的罪人,因此要分辨是非、要判斷善惡,信徒要離罪行善、互相守望、互相勸勉,甚至互相管教,以致聖殿得潔淨、教會被建立。 信徒不要敵友不分、善惡不辨,對敵人要靈巧像蛇,以智慧行事,不要無故受苦;對罪人要導人向善,以真理相對,不要是非不分。人生中是有危險的,生命中也是有使命的,人要承擔使命便要懂得化險為夷。神是有智慧的神,神也是充滿慈愛的神;信徒要效法神便要智慧地生活,慈愛地待人,不落在敵人的陷阱中,也不會置罪人於不顧,如此才是天父的兒女、耶穌的門徒。 橄欖山、聖殿、敵人、罪人,兩個地方、兩種人物,帶來反思,也有提醒。信徒要有自己的橄欖山,不忘親近神向神支取,信徒也不要忘記聖殿中有魔鬼的工作,也有罪人的軟弱,要謹慎要防避。信徒會有敵人,不要自投羅網、自討苦吃,要以智慧行事。信徒面對罪人,要自省其身也要助人離罪,有判斷而非論斷,有包容而非縱容。在世為人不易,在世為徒更不易,做人要過合神心意的生活,為徒要作為主所用的門徒。

作者保留版權

bottom of page